文章来源:都市时报
本周公布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显示,备受关注的房地产税法已正式进入立法规划。房地产税一旦推出,将影响社会消费观念。
虽然目前开征房地产税的必要前提——不动产登记还未全面完成,房地产税短期内落地的可能性小,但此次立法落实了税收的法定原则,也就是说,房地产税早晚是要开征的。
房地产税牵一发而动全身,一旦开征,影响不可小觑。
首先,该税种的征收,很可能造成买房易、养房难。据相关统计,在目前的房价构成中,税费及房产商利润占到60%,建筑成本只占40%。而土地出让金等税费太多,是形成房价高企的直接原因。房地产税立法的目的是在开发交易环节减轻税负,增加保有环节税负,进而完善房价形成机制。新华网就算账称,假如地价和相关税费分70年交,目前售价6000元/平方米的房子,从理论上说,按3600元/平方米的价格销售即可盈利。
其次,从消费环节的前期一次性征税,逐渐转向保有环节的征税,将提高持有成本。也就是说,将打击炒房者的投机需求。另外,房地产税基本框定是按面积征收,且可能进行“豁免征收面积”的制度设计。
从百姓的角度而言,买房易、养房难,或将导致他们不会再将闲置资金用在买更多的房子上面。购买房子,更多的是源于刚性需求。也许,在房地产税发挥作用之后,要求小伙子“有房”的丈母娘会相应减少。
房产税开征后,房屋租金很可能出现波动,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买房真的更容易了,权衡利弊,可能会有不少租房者选择买房。这对于中国城镇化进程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,将会给城市带来更多的消费。
与此同时,如果房地产税按面积征收,买房者对于“豪宅”的欲求可能会小很多,不再一味地追求大面积,而会更多地考虑房屋面积和实用性的平衡。房地产开发商也将因此而更注重设计。
上述种种都意味着,房地产税开征,更多人对房子的消费观念将相应改变——不求多、不求大,但求实用。
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这可能将影响人们对其他商品的消费。也就是说,在没必要买更多、更大房子的前提下,人们的消费可能会向其他领域转移。而持“房地产税开征后会抑制消费”观点的人,似乎并未考虑到这层因素。
而从政府的角度来说,如果征收房地产税,可能就要对比如土地出让中的很多收费标准进行调整。此前,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。采用房地产税的形式后,无论房地产市场情况如何,政府对保有量收税,旱涝保收。这不但将促进政商关系进一步合理化,政府的执政方式和理念也很可能会出现变化,不再会把大把的力气花费到土地出让金上面。
在此基础上,对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——投资、消费、进出口——孰轻孰重,政府可能会重新考虑。如果没有土地出让金的作用,不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会有所减少,投资可能会趋于理性。在进出口方面相对稳定的同时,政府方面会提高消费的作用,这也将对住房消费观念造成影响。
以上种种情况,无论到最后会否成真,都是政府与开发商应当提前考虑的问题。